河源法院携手工商联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
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
来源:2022-5-17 河源日报04版头条
近年来,河源法院与工商联充分发挥“法院+工商联”沟通协调机制,完善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、促进商事纠纷源头治理,建立涉企案件协调机制、保障企业家人身财产安全等措施,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、服务保障河源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,促进非公经济“两个健康”。河源法院与工商联联动攻坚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,建立领导干部重点联系服务民营企业和商协会制度,深入河源国家高新区、灯塔盆地国家农高区、工业园等地走访调研,邀请企业家代表召开座谈会8场次,收集意见建议29条,梳理21家企业29个项目问题,形成《民营企业营商环境调研报告》,为市委市政府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。近两年,经联动调研,针对法治化营商环境,工商联系统的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提出优质议案提案8个,致力为民营企业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和政府支持,厚植民营企业蓬勃发展土壤。今年2月,河源中院联动市工商联等部门实质性化解一起长达20年的行政协议纠纷案件,协调职能部门给予民营企业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证,切实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,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。
加强联动协作,支持企业复工复产。畅通法院审判与工商联日常沟通机制,强化工作联动协作、深入对接融合,积极探索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“河源样本”。新冠肺炎疫情伊始,及时组建工作专班,出台《关于依法为疫情防控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》,联合开展“支持疫情防控防治,保障企业复工复产”专项行动,多措并举支持帮助企业复工复产。2020年初,河源中院联动市总商会调解委员会,诉中化解一起某大型酒店及二三十家小商户的房屋租赁合同纠纷,促使达成减免租金84万余元、分八期支付拖欠租金的调解协议,推动酒店及二三十家小商户正常经营。经过深入调研,河源中院出台20条措施服务保障河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,紫金县法院推动创建“无讼园区”,营造“签约放心、开工安心、投产顺心”法治化营商环境。
建立诉调衔接机制,高效化解商事纠纷。全市7个商事调解委员会全部入驻法院作为特邀调解组织,选派8名优秀企业、商会人员、法律顾问等作为法院特邀调解员,累计调解案件59件,调解成功35件,调解成功率为59.32%。其中,河源市总商会调解委员会共调解案件30件,调解成功30件,调解成功率为100%,推动商事纠纷高效化解,投资资金快速运转,民营经济健康有序发展。2020年,市商调委成功调解一起僵持8年的天然气库投资合同纠纷,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返还投资本金及利息950万元的调解协议,达到案结事了人和的良好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