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:2025年5月14日 5:12 星期三 农历四月十七 法院微博|返回导航页|法院地图|联系方式|设为首页

构建和谐家园的“润滑油”

时间: 2022-07-14 来源:广东省河源市中级人民法院

    紫金县法院柏埔法庭:构建和谐家园的“润滑油”

 

来源:2022-7-14  河源日报02

 

今年2月,一对夫妻走进紫金县法院,因生活琐事无法沟通、渐生嫌隙而提出离婚诉讼。此案特殊之处在于男方为聋哑人,不利于法院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。

  考虑到案件调解的困难性与特殊性,紫金县法院柏埔法庭结合案件实际,运用“法院+五老一贤”调解法,邀请当地村委会老干部出面调解。同时,法官及时联系双方当事人及亲属到场参与调解,让双方父母作为其“代言人”,将相关调解内容通过手语告诉当事人,依法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,提高了沟通调解的效率。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,同意离婚。

  巧用“和文化”理念

  化解基层纠纷

  柏埔法庭依托当地民风淳朴、以和为贵的人文环境,以推进“诉源治理”为抓手,巧妙将“和文化”融入法庭工作,推出“法院+五老一贤”“法院+村干部”“法院+人大代表”“法院+乡贤”等调解法,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,探索人民调解“1+1>2”的新路子,以“和文化”基因助推社会善治、法治、德治,不断提升司法服务质量。“人和”是中华民族始终追求的崇高境界,同时也是柏埔法庭案件调解追求“案结事了人和”的目标。

  2016年,为回乡发展“三高”农业,被告温某向原告中国工商银行某支行申请办理信用卡,原告经审核后同意为被告的“三高”农业项目通过信用卡发放借款。后因各种原因,被告的农产品滞销,资金回笼困难,致其未能依约还款。截至20217月,被告信用卡欠款的本金、利息、其他费用约6万元。原告多次催收未果,遂向紫金县法院提起诉讼。

  为化解双方矛盾,承办此案的柏埔法庭法官通过实地走访了解得知,当地村委会主任与被告的爷爷有师生之谊,当即邀请其参与本案调解,希望借助村干部掌握当事人实际情况,利用村干部威信高、关系亲的优势,联合化解了这起矛盾纠纷。

  据统计,今年以来,柏埔法庭巧用“和文化”理念,共收案159件,结案112件,调撤率近80%

  柏埔法庭的“和文化”,以贴近群众的视角,在调解中屡屡收到良好效果,成为当地构建和谐家园的“润滑油”,为维护柏埔镇和谐稳定贡献力量。

  近年来,柏埔法庭坚持把一站式多元解纷作为司法为民、推进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举措,不断提升法庭多元解决纠纷能力水平,编织出一张行之有效的矛盾纠纷过滤网,推动构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。

  柏埔法庭庭长彭新文说:“时代在变,单靠‘坐堂审案’是行不通的,只有深入基层,舍得花时间和精力,与当地‘老熟人’想在一起、干在一起,才能从根本上化解矛盾纠纷。”

  巡回审判打通司法

  服务群众“最后一公里”

  今年34日,一场巡回审判在江东新区高铁新城社区党群活动中心举行,30余名社区群众到场旁听。

  被告十里东岸某小区业主熊某(化名)因各种原因拖欠小区物业公司物业费4000余元,物业公司多次催缴未果,遂向紫金县法院提起诉讼。柏埔法庭法官本着化解矛盾、促进和谐的目的,决定组织双方进行巡回调解,择日宣判。后经柏埔法庭法官再次组织巡回调解,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,原告依法撤诉,被告还清拖欠的物业费。

  庭审结束后,柏埔法庭法官还就物业合同的相关法律知识进行了释法答疑,获得了现场群众的一致好评,达到“审理一案,教育一片”的良好效果,为维护辖区稳定提供了法治保障。

  柏埔法庭开启审判执行“直通车”,打通了基层司法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,实现纠纷精准调处“短平快”,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、幸福感更可持续、安全感更有保障。上半年,柏埔法庭开展巡回审判、巡回调解共21次,利用网上巡回法庭网上立案14件,在网上巡回法庭开庭8次、涉及案件6件,诉前调解案件13件,调解成功6件,为化解基层矛盾作出了积极贡献。